

金融市場正上演連台好戲
開口中
上星期我提過:「今年港股表現節節領先,正好反映香港受惠於南下資金以及資金東來。未來ADR大舉回歸香港,估計投資銀行的朋友已經磨拳擦掌,有deal就有錢到!」
今個星期,香港有一隻大型電池企業IPO,現價竟然高於其A股價格。一隻對沖基金更直言:「相信除咗唔記得沽,冇乜人會hold到而家。」這句話真實反映投資者的口味和心態,更值得玩味的是港股市場正逐步形成全新生態系統。
以往,外資主導,港股市場係反映投資者點樣睇中國。隨著「港股通」這個偉大工程嘅推進,內地投資者漸漸更傾向嚟香港買股,因為估值通常較低,仲可以享受美元對人民幣升值嘅紅利。內地最大保險集團利用港股通渠道,買到成為獅子銀行的單一最大股東,就係長遠睇好HKD(其實 = USD)嘅升值潛力。
港式利率下跌
有deal就有錢到,HIBOR如自由落體般下墜,一個月期拆息已跌至1%以下,創下近年新低。與此同時,美元利率卻高企不下,兩者利差持續擴大。套利交易隨之觸發,港元匯率悄悄滑落至7.828水平。
投資真理?
長輩常講:「有錢就買樓啦!」,呢句地方智慧,幾十年來大概是對的,但錯 timing 可以輸到好『甘』。時代變咗,新一代投資者開始探索更多可能,在了解風險的情況下,不妨盡情發揮。
非常穩陣嘅投資者會買啲貨幣市場基金(即係基金經理幫你去做定期存)。一些投資者喜歡債券投資,不過債券嘅本質就係『unsecured』,Credit Risk 同埋 Duration risk 要睇清楚。有客戶問我點解要揀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因為債券係無擔保,但MBS係有按揭做後盾,尤其係香港銀行的按揭,違約率長期保持全球最低水平。
20%回報的誘惑
最近收到邀約,某機構推銷一個規模達數億港元嘅按揭組合,聲稱年化回報可達20%。咁大家都明白,「出得嚟行,預咗要還!」呢類高收益產品往往暗藏風險:違約率可能高得嚇人。
風險評估:
第一個問題係:「潛在風險是甚麼?」
第二個問題係:「最壞情況下,我承受多少損失?」
第三個問題係:「善後過程如何?」
假設有兩個選擇:
A方案:7%回報,波動率1%
B方案:20%回報,波動率50%
好多人都被B方案吸引,但識玩嘅、想玩得耐啲嘅,其實係揀A方案,因為A方案即使最壞情況仍有正回報,而B方案可能輸到甩褲。
簡單數學題:投資組合跌30%,反彈43%回本;跌50%,要100%漲幅先打和。
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上演連台好戲
最近,宏觀交易員朋友們腎上腺素飆得幾高,因為各種宏觀交易的setup真係幾吸引,市場氣氛緊張又刺激。
HIBOR持續下跌,而美國利率保持不變,港美息差拉大,套利交易持續進行——即係港紙換美金收高息。呢個情況令港元兌美元匯率走弱,大家要特別留意,HIBOR會唔會喺港元匯率見到7.85呢個關鍵位後,出現一波較大反彈?
另一方面,日本國債收益率急升成為市場另一大焦點。日本央行雖然有意收緊貨幣政策,但自去年8月股市出現「風聲鶴唳」事件後,政策制定者變得相當猶豫不決,反覆權衡利弊。日本市場既有內憂又有外患。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市場多變,慢慢變化係正常,但凡係急速大幅度變動,通常都會有唔少投資者受傷離場。喺呢個充滿不確定性嘅時代,保持高度警覺同靈活應變,係每位投資者嘅必修課。
唔好錯過任何一個細微信號
總括而言,今時今日嘅市場就好似一場連台好戲,節奏快、變化多,唔好錯過任何一個細微信號,因為下一個轉折點可能就係贏輸嘅關鍵。
究竟係乜?
港匯到 7.85 然後 HIBOR 反彈?
美國10年期國債債息升穿 5.0%?
日本30年期國債債息升穿 3.5%?
我之前提過一個非常簡單的金融資產定價模型:
資產價值 = 經常性收益 / 折現率
其中,折現率由美國國債(UST)利率,加上風險溢價組成。
當美國國債利率和風險溢價上升時,對於對利率敏感的金融資產(如股票)會帶來下行壓力。
由奢入儉難,各國政府對財政赤字融資的依賴,目前見到全球債市(尤其是長債)面臨更高利率,因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這一現象在美國市場尤為突出,目前日本國債也亦步亦趨。
金融市場,最棹忌 急 速 變 化 ,慢慢來通常冇乜事。
所以,贏輸嘅關鍵,就係變化嘅速度。
專欄作家: Tony Fung (tony.fung@sparccapital.com)
證監會持牌資產管理公司 Sparc Capital 的投資總監,擁有超過22年買方投資經驗。入行初期曾任金融及地產分析員,長期專注於股票和債券投資;近年則更關注讓人安心的投資策略及利率走勢。口頭禪是:「你真係知道自己買乜嘢?」
免責聲明(Disclaimer)
Sparc Capital(以下簡稱「本公司」)所提供的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邀約或要約。資料來源被視為可靠,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或時效性。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結果。
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謹慎評估相關風險,並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本公司及其董事、僱員或代理人對因使用本資料而直接或間接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本公司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持牌公司,牌照號碼為 BPB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