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佬投資筆記】人望高處水向低流

【Fund佬投資筆記】人望高處水向低流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影片分析!

近年內地學生選擇來港升學人數持續增加,背後好多原因,概括就是本文的題目,對本港租務及就業市場帶來顯著影響。

自己放盤自己話事!
本文目錄

香港本地生身份:被低估的教育福利

其實,香港本地生身份的價值絕對不低。否則,政府都不會進行修訂,要求2028/29學年起,人才計劃受養人子女須居港滿兩年才能享受本地生學費資助。

現行制度下,持有以下證件者可享本地生待遇:

  •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 單程證
  • 受養人簽證(首次獲發時未滿18歲,且須居港滿兩年)
  • 各項人才計劃簽證
  • 就業簽證等

本地生教育福利,其實好多,如以下:

  • 15年免費義務教育:從幼稚園至高中全免學費
  • 大學學費大幅優惠:2025/26學年本地生學費僅$44,500,而非本地生需繳$160,000 – $218,000
  • 政府資助計劃:
    • 全額學費資助(符合資格家庭)
    • 生活費貸款最高$58,890/年
    • 學習開支助學金$9,010/年
    • 免入息審查貸款:終身限額$406,700,年利率 < 3%
    • 研究生學費豁免:2018年起所有本地全日制,研究生可豁免學費
    • 各項津貼:每年$2,500學生津貼,新來港學生額外支援

接近30年前,即是我 Year 1 的時候,大學學費每年HK$42,100,還有補貼及低息貸款,確是不用家人負擔。由2025/26學年起,八所資助大學的本地生學費將連續三年調整,平均每年增幅5.5%。本地生學費將由現時的HK$42,100逐年增加至2027/28學年的HK$49,500。這個學費水平,仍然是蔗渣的價錢,給你燒鵝的味道,如果你識食的話。

非本地的,學費怎樣?2025/26學年,八所資助大學首次全線調升非本地生學費,增幅顯著:

  • 港大:首次採分學院收費,STEM學院HK$218,000,非STEM學院HK$198,000
  • 中大:由HK$145,000增至HK$178,000,增幅22.8%,為7年來首次調整
  • 科大:由HK$170,000增至HK$185,000,增幅8.8%
  • 理大及浸大:均由HK$160,000增至HK$175,000,增幅9.4%
  • 教大:由HK$145,000增至HK$167,000,增幅15.2%

對比之下,本地生學費僅為HK$44,500,非本地生需支付的學費是本地生的3.6至4.9倍。

不過,政府平均每位大學生每年成本約為HK$336,800,所以,各位讀緊中學嘅同學,努力些少,過4年大學生活,可以為家裡的納稅人由政府身上賺回1球多港紙。

內地生到香港讀大學,即使未獲本地生的學費優惠,總體成本相較美國依然低得多。例如,港大等熱門STEM課程的學費每年約20萬港幣。但在美國大學的本科學費一般每年高達30萬至60萬港幣,這還未包括生活費、保險等額外開支。

即使內地生需按非本地生標準繳費,在香港讀大學的學費及日常生活開支,仍明顯低於美國,是對成本敏感家庭和學生的高性價比選擇。當然,有獎學金另計啦,有其他考慮也另計,這類純粹是學費對比。

近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增幅已連續7年下降。在香港,2024/25學年起,八所資助大學將非本地生學額由20%大幅提升至40%,來港求學人數隨之急升。2024年獲批學生簽證約74,500宗,按年增幅近五成;港大本科生中,非本地生已佔33.9%,當中絕大部分係內地生。港大透露,截至2025年1月初,非本地本科生報名人數已較去年同期錄得增長。

香港的大學客似雲來,內地學生的湧入對本地就業市場亦具潛在影響。一方面,大量畢業生留港工作,可以補充金融、專業服務、科研及高科技行業的人才空缺;另一方面,亦可能加劇本地畢業生在入門職位的競爭壓力。

學生租務市場供求失衡

學費差距的擴大實際上為租務市場創造了分層需求。非本地生既然能承擔每年16-22萬的學費,對住宿費用的承受能力相對較高,這為業主提供了溢價收租的可能性。

全港主要大學宿位約36,864個,供不應求,多數學生轉投私人市場。據媒體報導,過去一年,私營學生公寓租金最高升幅達15%;同期,整體租金指數亦上揚約2.78%。

學生租房需求確實殷切,尤其在香港這樣的國際都市,教育資源集中,吸引大量本地及海外學生,也推動了學區附近住宅的租賃需求。表面上看,香港住宅物業的租金回報率大致介乎3.5%至4.2%之間。再加上近期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下降,部分抵押按揭利息減輕,造成了正向利差(positive carry),似乎讓買樓收租的投資吸引力提高。

不過,這些租金回報率屬於「毛回報」,沒有考慮各項成本。實際上,計算淨回報率時必須扣除繁重的物業管理費、差餉、印花稅、維修費和其他物業相關開支。香港物業管理費用昂貴,這類固定開支大量侵蝕租金收益。香港物業存在租客空置期風險與維修更新成本,年中甚至因學生租客的換租頻繁和清潔翻新需求而增加成本負擔。正因為這些隱藏成本,真正實際收益遠不及表面回報。據此,扣除所有必要費用後,香港住宅物業的淨回報率通常只有約1.5%至2.5%,遠低於表面數字。

其他投資選擇

在樓價(我)預期不會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其他投資選擇的回報率更具吸引力。例如:

  • 美元定期存款利率約3%多,
  • 美國國債收益率約4%左右,
  • 投資級企業債券收益率約4.8%,
  • 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回報率介乎5%至8%。

這些金融工具風險較低,有活躍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可以較容易地買賣,現金轉換方便。而且無需處理物業日常管理、維修及租客空窗期等問題,降低了投資的運營複雜性和成本。更加重要的,是提供定期利息支付,現金流相較於房地產租金收益更為穩健和可預期。

專欄作家: Tony Fung (tony.fung@sparccapital.com)

證監會持牌資產管理公司 Sparc Capital 的投資總監,擁有超過22年買方投資經驗。入行初期曾任金融及地產分析員,長期專注於股票和債券投資;近年則更關注讓人安心的投資策略及利率走勢。口頭禪是:「你真係知道自己買乜嘢?」

免責聲明(Disclaimer)

Sparc Capital(以下簡稱「本公司」)所提供的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邀約或要約。資料來源被視為可靠,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或時效性。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結果。

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謹慎評估相關風險,並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本公司及其董事、僱員或代理人對因使用本資料而直接或間接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本公司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持牌公司,牌照號碼為 BPB919。


想知更貼身嘅資訊?

歡迎您成為《胡‧說樓市》嘅谷友!只要透過以下登記表格,我哋會根據您提供嘅資料及感興趣的範疇,俾最適合嘅分析同資訊您,如果有咩想知或意見,都記住同我哋講啊!

比較列表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