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價指數連升,惟二手市場蝕讓成風,近4成業主需蝕本離場。本文深入剖析蝕讓盤源頭、重災區屋苑。
本港樓價指數連升,惟二手市場蝕讓成風,近4成業主需蝕本離場。本文深入剖析蝕讓盤源頭、重災區屋苑。
長遠房屋策略報告出爐,揭示未來十年房屋需求創420,000個新低。本文深入剖析住戶增長放緩、境外生需求急增、私樓供應銳減及潛在斷層四大趨勢。
2025年《施政報告》在即,地產界建議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買樓門檻,期望刺激樓市。本文將深入剖析計劃現況、業界建議,並以數據探討投資移民對香港樓市的實際影響力。
地建會建議2025年《施政報告》放寬住宅厘印費,樓價600萬元以下物業或只收100元,買家可慳稅逾13萬元。本文將深入分析此舉對樓市成交、政府庫房及短炒風氣的潛在影響。
本港一手住宅潛在供應連跌五季至10.1萬伙,庫存壓力是否真正紓緩?本文為您深入剖析9.1萬伙近期待售單位構成,探討撤辣後去庫存速度,以及在高貨尾地區發展商的「先量後價」與「轉售為租」等應對策略。
拆息回落、租金高企成利好因素,惟美國利率走勢與發展商庫存壓力構成隱憂。即睇專家分析,剖析供樓與租樓成本,揭示後市走向關鍵。
2025年香港暑期租務旺季五月已提早展開,內地專才及留學生需求帶動元朗、將軍澳等多區成交量大增,部分屋苑租金更創歷史新高。本文深入分析最新租務數據、高回報個案,並探討熾熱租市能否成為樓市轉角的催化劑。
「SIERRA SEA」的銷情,儘管供應量大且交通因素不足,但最終仍收到超過35,000張票並售罄首批單位,不少人都在問,未來的樓市前景是否不應過於悲觀,現時樓市是否已經走出谷底?
今期白居二最特別之處在於首度增設了1,500個青年配額,為18歲以上、40歲以下的青年增加置業機會。但在目前的市場氛圍下,這是否能帶來實質作用?
當樓價愈跌愈殘,卻偏偏愈來愈多人租樓避市,造就租金逆市上升。價跌租升看似不尋常,但更不尋常卻是當租務回報愈高,反而愈吸引不到買家入市,我們該怎樣解讀這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