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PODCAST】《施政報告2025》租置無影?學者王柏林:公營房屋政策令中產沉淪 (附影片)

【胡‧說PODCAST】《施政報告2025》租置無影?學者王柏林:公營房屋政策令中產沉淪 (附影片)

*本影片為精華版,如欲收聽足本版,請按我加入我們的會員頻道!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政府宣讀最新的《施政報告2025》,報告未有為樓市帶來重大刺激措施,市場焦點反而落在美國聯儲局的減息決定上。究竟減息能否為香港樓市帶來支持?長遠樓市又會如何發展?《胡 ‧ 說樓市》邀請到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助理教授王柏林,為我們深入剖析當前市況,他認為減息只屬短暫的「頭啖湯」,香港樓市長遠正面對兩大結構性下行壓力,而《施政報告》更錯失了透過「租置計劃」進行重大房屋政策改革的良機。

自己放盤自己話事!
本文目錄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5】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5】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按揭保險費】深入分析四種保費計算方法、繳費形式注意事項!
【按揭利率】各大銀行優惠、回贈比較

迷思一:美國減息,香港樓市有救?

在《施政報告》公布翌日,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0.25厘,香港銀行亦跟隨減息0.125厘。雖然減息普遍被視為利好消息,但王柏林提醒,這次減息背後的因素極為複雜,政治考量可能大於純粹的經濟決策。

王柏林分析,今次是美國聯儲局自2024年12月以來首次減息,主要觸發點除了是勞動市場數據開始轉弱外,更重要的可能是來自美國政府的巨大政治壓力。他指出,這種政治干預令未來息口走勢變得非常不明朗。

美國與香港減息幅度為何不同?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的減息幅度只有美國的一半。王柏林解釋,近半年來香港的利率與美國利率走勢出現輕微「脫鈎」,這反映國際資金因應美國政經局勢不穩,而流入港元體系避險,導致港元轉強,因此香港沒有跟足減息的壓力。

項目美國聯儲局香港主要銀行
減息幅度0.25厘0.125厘
背後因素經濟數據轉弱、政治壓力資金流入,港元偏強
市場影響短期刺激,但長遠走勢受政治影響,極不確定為樓市提供短暫心理支持,但未能扭轉大局

王柏林總結,這次減息對香港樓市而言,最多只有短期的心理刺激作用,或所謂的「頭啖湯」效應。由於未來息口走勢將持續受美國政治因素主導,單靠這次減息並不足以支撐樓市長遠健康發展。

迷思二:《施政報告》對樓市有何啟示?

對於最新的《施政報告》,王柏林認為其房屋政策失焦,他直言,整份報告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份「bullet points(要點)清單」,缺乏一個清晰、具前瞻性的中心思想與願景。他比喻,這份報告像一篇「中學生做的group project(分組報告)」,將各部門的建議拼湊起來,卻未能向市民清晰闡釋未來五至十年的發展藍圖,以及市民應如何配合。

錯失改革良機?詳解「租置計劃」的重要性

《施政報告》發表前,坊間一度盛傳政府將重推「租置計劃」。王柏林對此感到非常可惜,他認為,如果能妥善設計,「租置計劃」將是活化香港整個公營房屋體系、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關鍵一步,其重要性遠超市場想像。

為何現行公屋制度有問題?

王柏林指出,香港近一半人口居於公營房屋,形成一個龐大但流動性極低的體系。這導致了「得公屋、得天下」的現象,基層市民為免失去公屋資格而缺乏向上流動的動力,造成「中產向下沉淪、基層不願上流」的困局。

理想的「租置計劃」應如何設計?

他強調,重推「租置計劃」不能重蹈覆轍。過往的計劃僅讓富戶以低價購入單位,卻沒有建立流轉機制。一個成功的計劃,必須參考新加坡模式,建立一個活躍的二手資助房屋市場,讓業主可以「樓換樓」,從而騰出公屋單位予更有需要人士。

關鍵設計過往租置計劃的弊病理想的改革方向
二手市場幾乎沒有流轉,單位被鎖死建立活躍、具流動性的二手市場
社會流動變相鼓勵富戶留在公屋體系讓業主有向上流動的階梯,自置居所
資源分配輪候冊愈來愈長,資源錯配釋放公屋單位,縮短輪候時間
禁售期過長的禁售期限制流轉參考新加坡,考慮設定較短的禁售期(例如5年)

王柏林認為,這項改革的目標並非單純「賣樓」,而是要徹底活化整個房屋階梯,這才是解決香港深層次房屋問題的治本之法。

香港樓市長遠挑戰:兩大結構性下行壓力

綜合分析後,王柏林坦言對香港樓市長遠走勢並不樂觀,主要基於兩大結構性因素:

  1. 美國長遠加息週期:雖然目前減息,但美國長期的通脹壓力與政治格局,可能導致未來利率進入一個較長的上升週期,長遠將增加香港業主的按揭負擔。
  2. 大灣區融合的壓力:隨著大灣區融合加深,香港與深圳等鄰近城市的樓價差距將構成巨大的下行壓力。現時香港樓價約為深圳的三倍,這種差距難以長期維持,將會逐步收窄。

他進一步指出,高昂的樓價及租金已嚴重影響香港的營商成本與競爭力。因此,政府不應過度干預托市,反而應容讓樓市有序回落至一個較健康的水平,這對香港的長遠經濟轉型至關重要。

總括而言,雖然美國減息帶來一時的喘息空間,但香港樓市面對的挑戰依然嚴峻。要解決根本問題,需要的是具備長遠視野與改革魄力的政策,而非零散的短期措施。市民與政府或許需要共同面對一個充滿挑戰的經濟轉型期。


想知更貼身嘅資訊?

歡迎您成為《胡‧說樓市》嘅谷友!只要透過以下登記表格,我哋會根據您提供嘅資料及感興趣的範疇,俾最適合嘅分析同資訊您,如果有咩想知或意見,都記住同我哋講啊!

比較列表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