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政策】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兩年 有無解決房屋問題?

【房屋政策】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兩年 有無解決房屋問題?
【最低分特首】林鄭月娥 上任兩年嚟做過啲咩?

在一片《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下,大家焦點從林鄭下台,轉移至實現雙普選。撇除政治因素,單看房屋政策,這位被評為歷年民望最低分的特首,又是否合格?

林鄭有無解決高樓價問題?

上任兩年以來,林鄭的房策似乎無助扭轉私樓持續升溫問題。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兩年間累計升幅達17%。如果對照過去幾屆特首上任後兩年後情況,會發現走勢跟前任特首梁振英 頗異曲同工,兩年間都是累升了17%。至於董建華年代及曾蔭權年代,分別跌44%及微升1%。

林鄭月娥房屋政策

樓市政策代表作?

力推「明日大嶼」大白象工程是林鄭代表作外,對私樓影響最大的房策,應該由扭轉長策會公私營房屋比例開始說起。為求提高公營房屋比例,林鄭月娥不惜扭轉市場公私營房屋六四比慣例,改為七三比。

比例一改,令到雖然未來十年,每年公屋供應量由28,000伙,增加至31,500伙;但私樓供應量卻同步由18,000伙,銳減至13,500伙,遠遠不能應付私樓需求,只因過去五年平均一手私樓吸納量達16,960個,現時起碼仍欠25%才足夠。

公私營房屋比例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整體供應量無大增,除非過去倚賴私樓供應的準買家,真的可跌入公營房屋的門檻,但試問公營房屋平均輪候時間達5.5年下,這批準買家真的能受惠到嗎?若不能受惠,他們仍舊是死死地氣要在私樓市場尋找安樂窩。

又或者政府真的能造大供應量,奈何擬議在下半年推出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原本可以短期內就釋出農地,卻因涉及發展商會賺取利潤,政府決定押後推出。說穿了,這個計劃本身就涉及重大利益輸送嫌疑,稍一不慎很容易釀成另一政治危機。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短期難造地,未能補足私樓供應下跌的缺口,結果就算「娥六招」下推出一手樓空置稅,規定取得入伙紙一年後仍未售出的物業,需徵收額外200%的「額外差餉」,卻也是於是無補。

「娥六招」

運房局數字反映,現樓貨尾量仍維持9,000個單位,但明顯發展商推盤是爽快了,只不過任憑發展商如何加快推盤,但一手樓價仍是港人難以負擔。以土地註冊處資料反映,今年首五個月共錄得12,466宗一手註冊登記,以總金額1370億元計,圍起每宗金額仍超過一千萬元。

比較列表

比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