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什麼是HIBOR (港元同業拆息)?
HIBOR,全稱香港銀行同業拆息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是本港銀行之間互相借貸資金時所採用的利率成本。
為何銀行之間會有資金拆借的需求呢?因為銀行作為受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監管的持牌機構,必須時刻符合官方的監管要求,當中包括最低資本要求等。 為維持銀行體系的穩健,金管局規定銀行在每日結算時,均需預留足夠的流動資金作周轉。
假如結算前有銀行發現流動資金不足,無法滿足監管要求,便需要借入短期資金應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其他銀行同業進行拆借,而相關的借貸成本,便形成了「銀行同業拆息」。 簡單來說,當銀行體系資金趨向緊絀,HIBOR自然會上升;根據過往經驗,若「銀行體系結餘」急速下降,HIBOR亦會隨之抽升。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5】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5】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按揭保險費】深入分析四種保費計算方法、繳費形式注意事項! 【按揭利率】各大銀行優惠、回贈比較
銀行不向同業拆借會怎樣?
假如銀行在結算前,未能成功向同業拆借足夠資金,是否代表銀行必然違規?答案並非如此。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銀行可以轉向金管局的「貼現窗」借入短期資金應急。
然而,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金管局貼現窗的利率是緊貼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走勢,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貼現窗利率都會高於HIBOR。 故此,在本港銀行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持牌銀行都極少會動用貼現窗借款。
如何查閱最新的HIBOR?
要查閱最新的HIBOR,最直接的方法是瀏覽香港銀行公會的官方網站。 在每個銀行營業日(星期六、日、公眾假期及因極端天氣停工的日子除外)的早上11時15分,網站都會公布最新的港元拆息牌價。
香港銀行公會拆息查詢網址: https://www.hkab.org.hk/tc/rates/hibor
當然,此文亦會為大家不斷更新最新的HIBOR走勢:
為何HIBOR與樓市、按揭息息相關?
HIBOR作為銀行之間的資金成本,直接或間接反映了銀行的資金壓力,當中3個月期HIBOR則被市場視為反映銀行資金成本的利率 (當然這有爭拗點,每間銀行的資金成本都不同,其借貸利息收入的高低,則取決於淨息差 (NIM) )。 而本港銀行大部分的貸款計劃,包括私人貸款、企業貸款以至樓宇按揭等,其利率定價主要取決於兩大基準:
- 最優惠利率 (Prime Rate, P): 由銀行自行定出的基準利率,不會每日浮動,通常在美國聯儲局議息後,銀行才會考慮是否調整。
- 銀行同業拆息 (HIBOR, H): 如上文所述,利率每日均會浮動。
香港最常見的按揭計劃分為「P按」及「H按」 (關於P按及H按的詳細解釋,可按此跳往)。 現時絕大部分新造按揭申請人,都會選擇H按計劃。H按的利率計算方式為「H + 特定百分比」,並設有「封頂利率」(通常為 P – 特定百分比)。 因此,HIBOR的高低,直接決定了H按供樓人士的實際利息開支。簡單而言,HIBOR愈高,買家供樓的利息成本便愈高,對樓市亦會構成壓力。
H按利率計算方式 | 說明 |
實際按息 | 以「HIBOR + 銀行指定息率」計算。 |
封頂利率 | 以「最優惠利率(P) – 銀行指定息率」作為利息上限,保障借款人。 |
最終利率 | 取「實際按息」或「封頂利率」中的較低者。 |
H按計劃中的「H」是指哪個期限的HIBOR?
銀行提供的H按計劃,雖然HIBOR有多個期限(例如隔夜、一星期、一個月、三個月等),但絕大部分銀行都是以「一個月HIBOR」作為按揭利率的計算基準。 因此,業主和準買家在查閱拆息時,應重點關注一個月HIBOR的變化。
H按 vs P按:為何市場主流是H按?
雖然銀行同時提供H按及P按,但為何近年幾乎所有人都選用H按?關鍵在於H按的「封頂利率」機制,使其兼具兩者優點。
- 低息環境:當HIBOR處於低位時,H按的實際利率(H+約1.3%)通常會遠低於P按利率(P-約2.5%),讓業主享受更低的利息開支。
- 高息環境:當HIBOR飆升時,H按的封頂利率便會生效,其利率上限與當時的P按計劃相若,提供了「進可攻、退可守」的保障。
詳細比較表:
特點 | H按 (銀行同業拆息按揭) | P按 (最優惠利率按揭) |
利率波動 | 每日浮動,較為波動 | 相對穩定,銀行不常調整P |
透明度 | 極高,HIBOR為公開市場利率 | 較低,P由各銀行自行決定 |
優點 | 在低息或減息週期,可享更低利息 | 利率穩定,供款預算較易掌握 |
缺點 | 在加息週期,利率抽升速度快 | 無法享受拆息市場的低息好處 |
保障機制 | 設有封頂利率 (上限與P按相若) | 按P的走勢變動,不設封頂 |
市場主流 | 是 | 否 |
影響HIBOR高低的兩大關鍵因素
1. 銀行體系結餘
HIBOR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在於銀行體系的資金是充裕還是緊絀,而這個狀況可以透過金管局每日公布的「銀行體系結餘」數據反映。 結餘愈高,代表資金愈充裕,拆息便愈低;反之亦然。
以2025年5月至8月的資金流向為例,便清晰展示了兩者關係:
時間 | 資金流向及銀行體系結餘變化 | 一個月HIBOR 變化 |
2025年5月上旬 | 大筆資金流入,3日間結餘增加約1,300億元,資金水浸。 | 由4厘顯著下跌至不足1厘。 |
2025年8月中旬 | 逾千億資金逐步流出,結餘回落至約500億元水平。 | 在三日內由1厘急速抽升至2.5厘。 |
2. 港美息差
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兌美元的匯價被限定在7.75至7.85的區間內浮動。 由於匯率風險極低,一旦港元與美元的利率差距擴大(即「港美息差」),便會引發「套息交易」,促使資金從低息貨幣流向高息貨幣,從而影響本港的銀行體系結餘,並最終傳導至HIBOR。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聯匯制度下,香港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而需要跟隨美國聯儲局的利率走勢。 假如兩地息差過大,資金流動便會加劇,對匯率穩定構成挑戰。
歷史上亦有相反例子,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實施量化寬鬆及零息政策,導致大量熱錢因追逐較高回報而湧入香港。 這使得在2008年底至2017年期間,本港銀行體系結餘一度暴增至超過4,000億元,亦令一個月HIBOR長期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如何分析HIBOR未來走勢?
預測HIBOR的短期走勢極為困難,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宏觀因素進行中長線分析:
- 美國聯儲局貨幣政策:這是最關鍵的指標。由於聯繫匯率制度,香港利率長遠走勢必須跟隨美國。若聯儲局預告加息,港美息差擴大將導致資金流出,推高HIBOR;反之,若預告減息,則利好HIBOR回落。
- 本港資金流向:大型新股上市 (IPO) 集資活動會短暫抽緊市場資金,推高拆息。相反,若有大量熱錢流入本港股市或樓市,則會增加銀行體系結餘,壓低拆息。
- 銀行季度結算:在每季季末,銀行因應結算需求,資金或會較為緊張,有機會導致短期HIBOR輕微抽升。
- 宏觀經濟環境:若香港或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銀行風險胃納下降,或會減低借貸意欲,令拆息上升。
關於HIBOR的常見問題 (FAQ)
Q1:如果美國加息,香港HIBOR一定會即時跟隨上升嗎? 不一定會「即時」同步。由於香港銀行體系結餘的規模會作為緩衝,所以港息走勢通常會滯後於美息。只有當套息交易導致資金持續流出,銀行體系結餘顯著下降後,HIBOR的上升壓力才會浮現。
Q2:除了按揭,HIBOR還會影響什麼? HIBOR作為銀行的資金成本,其升跌亦會影響企業貸款、私人貸款等浮息貸款產品的利率。
Q3:負資產與HIBOR有直接關係嗎? 兩者並無直接關係,當物業估價下跌至低於尚欠的按揭貸款額時,便會出現負資產,HIBOR走勢與物業估價高低並無直接關係,但當HIBOR持續高企,加重業主供樓負擔,若碰上樓價下行周期,將對業主構成雙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