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我們開箱的是《胡‧說樓市》拍攝驗樓以來最細單位,開放式戶型只得152呎,當中生活區主體面積更只得47呎,究竟細得幾誇張?
今次我們開箱的是《胡‧說樓市》拍攝驗樓以來最細單位,開放式戶型只得152呎,當中生活區主體面積更只得47呎,究竟細得幾誇張?
過往旺市期間,納米樓都以總價低作招徠,但實際呎價卻媲美豪宅,遇上轉角市,這批物業自然首當其衝,作為抵押品的質素亦較差最新再有報道傳出收緊納米樓的按揭審批,最近曾批出高達P+1封頂息率的按揭計劃,
早年因為政府曾經推出限量地,納米樓就成為副產物,青衣「薈藍」就係其中之一,單幢物業絕大多數單位都屬於約200呎嘅納米樓。雖然驗收分數有9字頭,但洗手間卻細得好難轉身......
我們今次參觀「AVA228」一個211呎的納米樓,無論內櫳或交樓質素,既驚又喜,平台竟然是單位面積的2.5倍,立刻去片!
子女能夠入讀名校,相信是不少家長的心願。要幫助子女贏在起跑線,有家長不惜貴價租住名校區住宅,為的就是一個名校網,故坐落名校網住宅也變得有價有市,也吸引不少投資者入市。九龍建業旗下薄扶林道「63 POKFULAM」就打正旗號作吸客手法,交樓質素優質,但這反而是問題所在。為什麼呢?
新盤代名詞除「納米樓」外,「高樓底」亦然,所以好多新樓上車客,為用盡家中每分每吋,都會考慮向高空發展,好似今集呢個單位咁,樓底高達11呎,但客廳窄長,如果要整閣樓,點先唔會令人感覺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