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香港可能跟隨美國進入減息周期,加上「高才通」等計劃刺激租金攀升至歷史高位,這些因素讓市場開始反思:樓市自高位回落30%後,是否已經見底?對於一直將資金存放在零風險定期存款的投資者而言,正逐步轉移至追逐其他投資工具,如黃金、股票市場;那麼,投資「磚頭」博取升值又是否可行?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5】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5】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按揭保險費】深入分析四種保費計算方法、繳費形式注意事項! 【按揭利率】各大銀行優惠、回贈比較
杏花邨勁蝕48% 帳面近半價轉讓
近期一宗成交,或許會讓您覺得樓市相當慘烈。位於港島的杏花邨,一個40座中層7室、實用面積659平方呎的單位,原業主在2018年以1,350萬元買入,但於今年以700萬元轉手,帳面大幅貶值48%,幾乎等於半價轉讓。 最新的平均呎價為10,622元,這亦是暫時今年以來,十大藍籌屋苑中跌幅最深的成交個案。
新買家接貨即帳面獲利 4.4厘回報跑贏大市
然而,換個角度看,當日以700萬元接貨的新買家,情況卻大不相同。 參考銀行估值回升至892萬元推算,縱然未回到原業主購入時的高峰,但也足以讓新買家享受資產升值,帳面獲利192萬元,升幅達27%。
即使新買家買入後只作收租用途,以同等面積單位的市場租值(呎租39元)計算,每月租金收入可達25,800元,租金回報率高見4.4厘,跑贏了大市平均水平。
以下是該單位的詳細比較:
| 項目 | 原業主 (2018年買入) | 新買家 (2025年買入) |
| 成交價 | 1,350萬元 | 700萬元 |
| 最新銀行估價 | 不適用 | 892萬元 |
| 帳面盈虧 | 蝕讓 650萬元 (貶值48%) | 帳面獲利 192萬元 (升值27%) |
| 潛在租金回報 (未扣雜費) | 不適用 | 4.4厘 (租值 25,800元) |
十大屋苑蝕幅最勁成交 9成新買家已「賺錢」
歸納土地註冊處資料,截至今年10月20日止,十大屋苑共錄得2,244宗成交。 我們《胡 ‧ 說樓市》編輯部抽出了其中賣出價跌幅最高的成交個案,發現原業主的蝕讓幅度介乎28%至48%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全數十宗成交中,有九宗個案在新買家接貨後,其銀行估值都高於買入價,意味著大部份新買家在帳面上已經獲利。
嘉湖山莊蝕36% 估價回升22%
成交位列榜首的「嘉湖山莊」,今年期內共促成378宗買賣,相當於一日成交量超過一宗,平均呎價為7,819元。其中一宗位於六期美湖居2座中層E室的單位,實用面積441平方呎,原業主在2019年以548萬元買入,在今年四月由下手買家以350萬元購入,帳面蝕讓36%。但對照銀行估值428萬元計算,新買家實際上已經升值22%。
沙田第一城 蝕35% 估價回升10%
吸引不少內地學生合租的「沙田第一城」,今年共錄得276宗買賣。當中一個327平方呎的兩房單位(1期8座低層D室),原業主在2021年以582.8萬元買入,捱到今年七月以380萬元脫手,帳面勁蝕35%。然而,今日銀行估值已有418萬元。換句話說,若新買家接貨後即時以銀行估價沽出,可以賺取38萬元(升值10%)。
我們將十大屋苑中跌幅最深、而新買家又錄得帳面升值的個案整理如下表:
| 屋苑 | 單位 (面積) | 成交價 | 上手買入價 | 原業主蝕幅 | 銀行估價 | 新買家帳面升值 |
| 杏花邨 | 40座中層 (659呎) | 700萬元 | 1,350萬元 | 48% | 892萬元 | 27% |
| 嘉湖山莊 | 6期2座中層 (441呎) | 350萬元 | 548萬元 | 36% | 428萬元 | 22% |
| 沙田第一城 | 1期8座低層 (327呎) | 380萬元 | 582.8萬元 | 35% | 418萬元 | 10% |
| 美孚新邨 | 蘭秀道7號低層 (509呎) | 460萬元 | 720萬元 | 36% | 515萬元 | 12% |
| 康怡花園 | Q座高層 (466呎) | 600萬元 | 908萬元 | 34% | 659萬元 | 10% |
| 太古城 | 南海閣低層 (587呎) | 685萬元 | 1,090萬元 | 37% | 747萬元 | 9% |
| 映灣園 | 1期5座高層 (494呎) | 503萬元 | 700萬元 | 28% | 540萬元 | 7% |
| 海怡半島 | 11座低層 (642呎) | 805萬元 | 1,120萬元 | 28% | 849萬元 | 5% |
從上表可見,其餘包括「美孚新邨」、「康怡花園」、「太古城」等屋苑,跌幅最深的單位其跌幅介乎34%至37%,但銀行最新估價均已高過新買家接貨價9%至12%。
至於轉讓時跌幅相對最少(28%)的「映灣園」及「海怡半島」個案,新買家接貨後,對照今日銀行估價,亦分別有約7%及5%的輕微升幅。
特例:麗港城新買家 帳面仍貶值1%
是否跌得越深,就一定回彈得特別誇張?凡事總有例外。
觀塘「麗港城」一個位於3期35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517呎的單位,在今年9月轉手時,原業主蝕讓30%(上手買入價800萬元)。新買家以560萬元買入,但新近銀行只估到552萬元,即新買家帳面仍貶值1%。
| 屋苑 | 單位 (面積) | 成交價 | 上手買入價 | 原業主蝕幅 | 銀行估價 | 新買家帳面盈虧 |
| 麗港城 | 35座低層 (517呎) | 560萬元 | 800萬元 | 30% | 552萬元 | -1% |
總結:撤辣後 樓市投資需「快、狠、準」
正如我們之前曾經提及,自政府全面撤辣後,買樓已經再沒有任何額外印花稅的禁售期。在現今市況下,能夠賺取「樓市醒目錢」的人,往往均是一批成功掌握低水位入貨,同時也要懂得「止賺」的人。心態上必須要「快、狠、準」才能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