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然懿居】攪珠結果出爐!1月揀樓有咩要注意?
由市建局發展的首個港人首置先導項目「煥然懿居」,早於2019年初公開發售,當時只有450個單位,最終收逾二萬宗申請,競爭激烈,但卻尚餘43個貨尾單位。市建局最新已公布貨尾單位的電腦攪珠結果,並於1月起揀樓,究竟有咩要注意?
由市建局發展的首個港人首置先導項目「煥然懿居」,早於2019年初公開發售,當時只有450個單位,最終收逾二萬宗申請,競爭激烈,但卻尚餘43個貨尾單位。市建局最新已公布貨尾單位的電腦攪珠結果,並於1月起揀樓,究竟有咩要注意?
特首林鄭月娥今早終於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房屋政策仍然佔了不少篇幅,包括強調大增土地供應,但早前市場傳出的放寬1,500萬元以下住宅按保卻未見蹤影,其中較矚目的可算是撤銷工商舖的雙倍印花稅。
雖然新冠肺炎導致本港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但本港私樓樓價卻似獨善其身,背後論點不外乎跟香港供應不足有關。被視為土地供應來源、但卻一直批評會導致官商勾結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發展局昨日公布今日起接受申請,為期三年,獲批的土地上限為150公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公布,推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將動用1,375億元,當中包括政府推800億元保就業計劃,將向所有為僱員供強積金的僱主提供補貼,以員工月薪五成計算,補貼上限最多9,000元,換言之月薪上限為1.8萬元。
香港又繼續係冠軍,講緊唔係咩威水野,係其中一項生活必需品:住屋。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剛發表研究報告,顯示香港樓價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最貴的地區(原來已經十年……),相等於港人年收入中位數的20.8倍,即港人不吃不喝20.8年才夠錢上車!
逆權運動後,管治威信蕩然無存的特區政府,特首林鄭月娥卻突然宣布一系列民生措施,包括研究推出「劏房租管」,並由運房局會成立工作小組著手研究。同時宣布尋找社福機構協助,運用「政府、機構及社區」(GIC)用地,加碼興建5,000間「過渡性房屋」,以紓緩低下階層住屋問題,問題是真的有用嗎?
上星期,恒基在西半山的「THE RICHMOND」上載樓書,這個以蚊型單位主打的項目,出奇地引起谷友們熱烈討論,何以一個200零呎單位仍建有「露台」及「工作平台」,而這部份面積卻竟要計入「實用面積」售予小業主,不是有點搵笨嗎?
政府今日公布長策會的《周年進度報告》,受林鄭月娥調整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至七三比所影響,年均私樓供應預測由去年的13,500伙,進一步下調至12,900伙,再創新低,相對2017年估算的18,000伙,減幅更為誇張……
區選結果迎來大家心情短暫興奮的一天,相信就算今日《胡.說樓市》跟大家討論負面新聞,也不會太掃興。自六月出現逆權運動,零售旅遊各層面開始受打擊,香港經濟也陷入技術性衰退,而政府剛公布的失業率也升至3.1%兩年新高,自然令人聯想對樓市有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