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看到近日新地在西沙綜合發展區的「SIERRA SEA」的銷情,儘管供應量大且交通因素不足,但最終仍收到超過35,000張票並售罄首批單位,不少人都在問,未來的樓市前景是否不應過於悲觀,現時樓市是否已經走出谷底?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5】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5】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按揭保險費】深入分析四種保費計算方法、繳費形式注意事項! 【按揭利率】各大銀行優惠、回贈比較
「SIERRA SEA」收票量驚人,但未敢加價
第一個現象是,即使「SIERRA SEA」收票量驚人,但新地在後續推售時並沒有大幅加價。既然市場需求如此旺盛,證明項目在許多買家眼中值得吸納,但新地卻選擇克制。首輪和次輪單位售罄後,累計售出626個單位,套現超過30億元,第三輪銷售推出150個單位,折實呎價在10,773元至13,163元之間,這與他們手握大量貨源有關。若開價過高或加價步伐過急,容易令準買家卻步。
全面撤辣後,一手庫存減速慢
畢竟市場上還有不少選擇。根據房屋局最新公布,一手供應數字顯示,現時市場積存的潛在供應量達105,000個單位,相當於本港七年的吸納量。當然,從去庫存的步伐來看,雖然相較於供應高峰112,000個已減少,但經過全面撤辣一年的刺激,僅以6%的速度回落顯然不理想。市場是否有足夠購買力,仍是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
即使新地開價保持克制,低價開售在市況不再下跌的前提下,或許今日入市的買家有機會撿到便宜貨,但他們也要做好「坐貨」的心理準備。至於年期長短,則取決於樓市何時復甦,但至少目前市場的一手庫存量,還未能讓發展商敢於將定價定得高於二手市場。
當一手樓開價克制,不可避免地也使得已入市的業主沒有太多轉手獲利的機會,新盤銷售僅限於一轉而無第二轉。除非境外或內地客源源不斷補充,否則剩餘的購買力只會逐步被消耗。
樓價今年連跌4個月,負資產數字重上四萬宗
最近政府公佈了幾項與樓市相關的數字,或許從中能看出當下樓市的現況。根據政府差估署公佈的「樓價指數」及「租金指數」,三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為284.2,按月下跌0.49%,已經連續四個月下跌。不僅創下自2016年以來的八年新低,與歷史高位398.1相比,回落了28.6%。
樓價較高位跌28.6%,也讓金管局最新公布的負資產數字未能顯著回落,最新數字為40,741宗,創下2003年第四季以來的新高。面對這種情況,當初在樓市高峰期入市的買家,處境相當尷尬。物業帳面的虧損,即使能順利上會,但因物業已成負資產,若不貼錢賣樓,則只能自住,封殺了向上換樓的動力。
根據差估署的數據顯示,中小型住宅售價為522萬元,但租住同等面積的單位,平均租金卻要17,325元。因此,對於用家來說,如果可以支付30%首期購買物業,並借取70%按揭貸款,30年還款期,按現時息率3.5厘計算,月供僅需16,405元,確實比租金便宜。然而,準買家仍然猶豫不決,主要原因在於息本比例仍未達到五五分的水平,大部分供樓資金都用於支付利息而非本金,這讓準買家感到不划算,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未來市場缺乏十足的信心,即使手上有錢也不敢購買。
總括而言,雖然今年市況較去年樂觀,至少我們未見到發展商激進減價的情況,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所有風險因素,必須審慎評估後才作出入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