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Update】財爺估赤字再達千億,賣地收入回天乏力?

【樓市Update】財爺估赤字再達千億,賣地收入回天乏力?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政府最新預測2024/25年度的財政赤字將升至約$1,000億,比2月底宣讀《財政預算案》時的$481億赤字估算高出1倍。

自己放盤自己話事!
本文目錄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4】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4】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按揭保險費】深入分析四種保費計算方法、繳費形式注意事項!
【按揭利率】各大銀行優惠、回贈比較

預算赤字再達千億,減赤效果未見效

雖然疫後復常將近兩年,本年中亦有官員表示整體經濟復蘇處於正軌,但最新官方數字卻反映實況不如預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政府最新預測2024/25年度的財政赤字將升至約$1,000億,比2月底宣讀《財政預算案》時的$481億赤字估算高出1倍,而上年度的赤字為$1,016億。換言之,本年度即使減派糖、不再派發消費券、全面撤辣救市,但減赤效用卻仍未見效。

赤字原因: 賣地收入大減、企業利得稅減少

財爺於立法會會議上都明言,赤字預算較原先多,因為賣地收入大減、印花稅收入不佳,同時企業經營情況不及預期,令利得稅收入減少,亦正按計劃削減開支,並形容對於「開源」做法相當忍手,希望能盡量減低對一般市民及中產人士的影響,預計政府需要用兩至三年時間才可實現收支平衡。

事實上,2024/25年度的新增開源措施都只是杯水車薪,當中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上調商業登記費及分行登記費、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及恢復徵收酒店稅的措施,每年只能為政府帶來額外$31億的收入;而《財政預算案24/25》多項減派糖措施,包括稅務寬免、差餉寬免等,亦只能為正負節省$85億。換言之,對庫房構成較大衝擊的是收入來源。

賣地收入僅達標一成,最終難達標

印花稅方面,財爺表明,9月前樓市交易量少,影響相關印花稅收入。我們翻查土地註冊處的最新數字,全面撤辣及放寬按揭等救市措施推出後,的確刺激本港物業成交量,由今年3至10月,住宅及非住宅成交宗數錄得47,190宗,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7%,但為何仍未能達致預期效果? 《財政預算案24/25》的預算之中,財爺原本估計今年度的印花稅收入可錄得$710億,較上年度增加42%,物業成交實際增幅暫不及預期,但當然9月起港股成交量大增,亦有助帶動印花稅收入增長,最終能否達標,還看尚餘三個月的入帳情況。

另一顯著減少的收入來源,則是大家都關心的賣地收入,在樓市不景氣之下,儘管政府推出多招救市,亦有減息周期配合(本港銀行亦跟貼減息),但發展商莫財,賣地成績慘不忍睹。即使《財政預算案24/25》預計今年度地價收入僅$330億,創2009年以來的新低(參考樓價高位的2021-22年度,當年的實際地價收入為$1,430億),但按照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上月給予立法會議員的書面答覆,本年度截至10月底,政府的地價收入合共約$37億,離本財政年度完結僅餘3個月,地價收入只達標11%,相信任政府如何努力,$330億的目標都難以實現。

大型項目開支高,減息節奏仍不明朗

此消彼長,目前仍有多項大型規劃準備上馬,加上人口老化帶來龐大的經常性開支,政府要節流都不容易,截至10月底,財政儲備尚餘$5,709億。樓市低迷,環環緊扣亦令公共財政受衝擊,究竟經濟轉型的陣痛要持續多久,暫時大家都要摸石頭過河,至於能否寄望減息周期帶動經濟復蘇,主導權從來都在美國手中,候任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推行是關鍵所在,但財爺似乎都不太樂觀,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及擴張性財政政策,都可能會加劇當地通脹,令減息節奏放慢,將對香港經濟構成影響。


想知更貼身嘅資訊?

歡迎您成為《胡‧說樓市》嘅谷友!只要透過以下登記表格,我哋會根據您提供嘅資料及感興趣的範疇,俾最適合嘅分析同資訊您,如果有咩想知或意見,都記住同我哋講啊!

比較列表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