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樓市》收到內部錄音流出,發現原來當初代理曾以恒大提供「包按」,力谷「恆大‧珺瓏灣」銷情,最終發展商財務公司卻拒批按揭,半個月後,「恆大‧珺瓏灣」或爆撻訂潮。
《胡‧說樓市》收到內部錄音流出,發現原來當初代理曾以恒大提供「包按」,力谷「恆大‧珺瓏灣」銷情,最終發展商財務公司卻拒批按揭,半個月後,「恆大‧珺瓏灣」或爆撻訂潮。
地政總署公布撤銷「傲玟」售樓紙前,其實《胡‧說樓市》一直跟進事件,我們收到不同來源的消息指,發展商無錢支付承建商,即使賠償買家訂金亦是無能為力,究竟今次「傲玟」被DQ一事的來龍去脈是甚麼? 當然我們亦有問發展商高銀的回覆……
油塘「海傲灣」業主,入伙不久即現冷氣機室內滴水問題,經了解後,業主發現同屋苑其他業主也有相同問題,但發展商一律歸咎冷氣機清潔不佳,究竟問題出於哪裡? 是否真的與清潔有關?
早於「匯豐」拒批之前,我們《胡.說樓市》已在跟進事件,把時序推前一點,本身為「恆大.珺瓏灣」提供高成數按揭的財務公司「創盈」突然縮沙拒批,而要求準業主自行找尋銀行、或轉往財務公司「歐力士」上會。發展商要求準業主簽署「保密協議」後才作一些現金補償,但問題有解決過嗎?
內房恒大財困,連鎖效應令人擔心香港物業會否受拖累。最新有傳本港龍頭銀行已指示前線,暫停接受本港恒大系新盤的樓花按揭申請,究竟哪個樓盤的買家會受影響?我們早前亦收到消息指,連恒大提供的高成數按揭也受到影響,究竟所謂何事?
講到買樓,港人無不感到頭痕,全因樓價貴、上車難,找到合心水的單位,入息未必夠過壓力測試;入息夠過關,卻未必夠首期上車,所以不少人都扭盡六壬,只求能走過按揭大門,找來擔保人一同申請按揭是目前普遍的做法,卻又最多人忽略當中的陷阱。
發展局突然引用尚方寶劍《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幅在元朗及粉嶺的私人用地,用作興建資助房屋,相信對小業主更關注的,就是他們購入居所後,周邊土地會否被政府充公興建公營房屋,影響身價大跌。究竟我們有沒有方法可得知政府會收回什麼土地?
自從英國政府推出BN(O)簽證的移民渠道後,身邊不少朋友都計劃,甚至已經移民當地,但人生路不熟,生計是最令人憂慮的一環,部分中產索性將香港的物業放租,實行透過被動收入支撐日常開支。然而,移民不賣樓這種做法可行嗎?
疫情稍穩,加上美國繼續低息,股市交投活躍,似乎樓市近月亦有小陽春,無論是網上討論區,抑或是地產新聞,搶盤、反價的消息都不絕於耳,以至我們近日都收到不少谷友私訊,相繼表示擔心搶盤不成,代理又不斷施壓,我們一問之下,才發現當中有不少陷阱,大家必須小心。
談起香港樓價,在街上問十個街坊,相信十個都會說很貴、很離地;這非止民間之說,官方報告亦有顯示,香港樓價連年攞第一。即使長期處於歷史高位,但仍有不少人堅持「樓市不死」這個信念,篤信買樓都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根據近幾年香港樓市的表現,這種立論似乎正確,與此同時,或者已有一隻灰犀牛悄然走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