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管局公布,放寬住宅按揭成數,透過按揭保險,$1,500萬樓下物業最高承造80%按揭,上限$900萬,$3,000萬樓下物業最高承造70%按揭。《胡.說樓市》一文整理多個影響按揭成數的因素。
最新金管局公布,放寬住宅按揭成數,透過按揭保險,$1,500萬樓下物業最高承造80%按揭,上限$900萬,$3,000萬樓下物業最高承造70%按揭。《胡.說樓市》一文整理多個影響按揭成數的因素。
壓力測試由原本假設加息三厘,調整至假設加息兩厘,供款不能超過入息60%,一旦未能通過「壓力測試」,透過擔保人協助又是否可行? 《胡.說樓市》嘗試於本文作出深入剖析。
美國加息加得急,龍頭行滙豐亦終於喺上周公布加最優惠利率(P),但翌日金管局隨即放寬壓力測試基準,由假設加息三厘放寬至兩厘,究竟幫到幾多? 究竟入息要求有幾大分別?
坊間不少銀行或財務公司都有提供按揭計算機,讓準買家可輕鬆並準確地計出每月供款額、所需的入息水平等資料。《胡.說樓市》希望透過本文來解釋按揭計算機的運作,解釋背後的按揭計算公式,並以實際案例講解。
所謂「擔保人」,就是當買家財力不足以應付物業按揭時,依靠另一位較具財政實力人士協助擔保上會。背後原理是,一旦借款人沒有能力履行債務責任,包括未能還款時,「擔保人」就會承擔其還款責任,更是整筆貸款的責任,這點必須留意。
講到買樓,港人無不感到頭痕,全因樓價貴、上車難,找到合心水的單位,入息未必夠過壓力測試;入息夠過關,卻未必夠首期上車,所以不少人都扭盡六壬,只求能走過按揭大門,找來擔保人一同申請按揭是目前普遍的做法,卻又最多人忽略當中的陷阱。
隨著BNO移民通道開放,香港人購置英國物業成風,連帶英國樓宇按揭需求也提升。現時本港匯豐銀行、中國銀行、東亞銀行等,均有協助買家英國物業按揭,買家在香港遞交文件便可。但程序上跟香港住宅物業有什麼不同?有什麼陷阱要注意?
新盤繼續有捧場客,背後因發展商慣於以「高成數按揭」作包裝,變相吸走因受按揭成數影響,而未能購入二手樓的準買家。但這些被視為糖衣毒藥的「高成數按揭」計劃 (或俗稱「呼吸Plan」),實情卻是先甜後苦,殺準買家一個措手不及,我們今次就揭穿發展商高成數按揭五大陷阱!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本港經濟陷入低谷,工商舖市場更首當其衝,在此時刻,金管局突然公布,放寬非住宅物業的逆周期措施,將按揭成數上限上調一成,即首置客按揭上限由40%提升至50%。
隨著環球央行放水,息率持續走低,根據香港銀行公會最新資料顯示,作為H按基準息率的本港1個月期銀行拆息(HIBOR),連續三日下跌,最新報0.41893厘,創2017年9月15日後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