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撤辣後,新盤市場劈價成常態,樓市小陽春提早終結。了解新盤劈價對香港樓市的影響及二手市場的現階段困局。
全面撤辣後,新盤市場劈價成常態,樓市小陽春提早終結。了解新盤劈價對香港樓市的影響及二手市場的現階段困局。
最新的樓價指數反映出,全面撤辣政策所帶來的正面效果已經完全消失。二手業主被迫以蝕讓方式賣樓,即使早前一手樓盤銷售順利,但這只是有助於發展商出貨,成為大財團的逃生門,對於整體樓市發展幫助不大。
2024年《財政預算案》可以說是樓市一個轉捩點,因為政府決定把實施多年的辣招全撤,來拯救不斷走下坡的樓市。眨眼間,2024年已經走了一半,究竟鬆綁辣招帶來了什麼成效? 對下半年的樓市又有什麼啟示?
《胡·說樓市》客觀分析多個影響樓價的因素,為你提供2023年香港的樓市走勢預測。
今年首季樓價由谷底反彈7%,也接近收復了一半失地。但實際上,一些影響本地樓市的負面因素仍舊未消除,究竟又會怎樣影響第二季樓市表現呢?
香港已連續13年成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樓價對收入的比率為18.8倍,也就是我們常常說,要不吃不喝18.8年才能買到樓的地步。表面上看似很誇張的數字,但實際上,報告又多能反映實況? 香港已連續13年成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樓價對收入的比率為18.8倍,也就是我們常常說,要不吃不喝18.8年才能買到樓的地步。表面上看似很誇張的數字,但實際上,報告又多能反映實況?
中港兩地通關,市場憧憬樓市即將有轉機,可望谷起每況愈下的樓市,心思思出手前,記得先了解自己的負擔能力,尤其是需要銀行按揭的準買家。
本月初投資銀行花旗曾預期,本港樓價將於今個月反彈,言猶在耳,上周四(21日)突然傳出港版國安法將納入《基本法》附件三,消息再為本港,以至中美政治氣候帶來陰霾。在不明朗因素籠罩下,另一投行高盛最近卻發表研究報告,預測本港樓價最差將跌25%。
受新冠肺炎影響,本港樓價續下跌,剛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4.86點,較上周微跌0.32%,連跌三周,但累積跌幅亦僅約0.4%。
當政府不斷預告經濟走下坡,經濟陷入技術性衷退,同時失業率飆升至3.2%的前提下,不禁令人聯想2020年的樓市岌岌可危。其中一個論點,是因小市民負擔不起高昂租金,租務市場失去強大支持下,樓價自然要失守,但這個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