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盲搶地起樓,屯門東「掃管笏」早年就成為供地來源之一,由麵粉陸續發展成麵包後,這些屋苑也陸續入伙。除了驗樓主角永泰的「THE CARMEL」,會德豐的「NAPA」、萬科的「上源」、以至恒大的「恆大.逸瓏灣」,都將「掃管笏」轉化成一個新興的住宅群。跟外區比,「掃管笏」的樓價相對低水。
政府盲搶地起樓,屯門東「掃管笏」早年就成為供地來源之一,由麵粉陸續發展成麵包後,這些屋苑也陸續入伙。除了驗樓主角永泰的「THE CARMEL」,會德豐的「NAPA」、萬科的「上源」、以至恒大的「恆大.逸瓏灣」,都將「掃管笏」轉化成一個新興的住宅群。跟外區比,「掃管笏」的樓價相對低水。
武漢肺炎肆虐,不禁令人想起2003年沙士的慘況。03年由內地傳入香港的一場沙士疫症,當初因官方封鎖消息,令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內地退休教劉劍倫帶病來港,先後感染醫護人員。其後病毒逐步在社區爆發,全城陷入恐慌。2003年春天,香港為此喪失299條寶貴生命,高達1,755人受沙士感染……
當政府不斷預告經濟走下坡,經濟陷入技術性衷退,同時失業率飆升至3.2%的前提下,不禁令人聯想2020年的樓市岌岌可危。其中一個論點,是因小市民負擔不起高昂租金,租務市場失去強大支持下,樓價自然要失守,但這個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房一套、近八百呎的單位,位處港島區,大家可以估下值幾錢租?答案是29,000元。這個價錢算平或貴呢?可以給你一個參考。類近單位高峰期租到32,000元,相當於今日回落一成。租金平絕整個屋苑三房一套,這個屋苑就是在北角「城市花園」。
上回提及,長實推售北角「城市花園」時,因第二期餘下八幢單位,正值《中英聯合聲明》後的1985年推售,當時信心危機導致樓價滑落。在這個暗黑的香港地產時代,長實卻收到一個足以逆轉轉乾坤的消息,究竟發生什麼事呢?
昨天我們看過了「城市花園」的租盤,忽發奇想,究竟這個皇牌屋苑的由來是怎樣?一篇來自1986年的地產專題報道,解封了當時鮮為人知的「城市花園」往事,當時的報道,形容「城市花園」整個銷售是一個神話,究竟過程有多曲折離奇呢?
2019年的樓市要由逆權運動開始講起。原本以為上半年,樓市逐漸走出中美貿易戰陰霾,卻只是空歡喜一場;下半年社會運動發酵、中美貿易戰峰火再起,都將上升軌打回原形。回看2019,香港樓市上下半年走勢截然不同,跟港人心情一樣,都是大起大落,展望明年,樓市又是甚麼光景?
「我想97回歸是一條死線。」當年很多人視香港回歸為洪水猛獸,九七前紛紛賣樓走人;亦有人抱著良好願景跨過這條線,但誰也想不到,香港主權移交後,經濟卻急速逆轉,回歸後這22年來,香港樓市是悲,還是喜?
1989年:八九民運觸發九七回歸信心危機,不少知識份子紛紛移民,報章雜誌也道出港人最悲觀一面。2019年: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議案,引來社會極大爭議,200萬零一人上街,「移民」二字再度成為熱門搜尋關鍵詞。兩個年代,對本港樓市有何影響?香港人,走或不走?
因為土地供應不足,政府力谷「明日大嶼」,但實情市場上卻是有地不起樓。在香港寸金尺土的繁華鬧市內,你應該很難想像有豪宅地皮丟空一年半載,任由它雜草叢生,但實際上這個畫面,卻是活生生在我們面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