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有事主指控,即使事主入息不夠借取按揭,但代理疑教唆事主製造假入息紀錄,並簽署協議一同借取高成數按揭買樓,究竟實情係點? 《胡‧說樓市》調查期間,更收到律師信,要求中止報道,究竟點解要傳媒噤聲? 這封律師信,又是由何人發出?
今次有事主指控,即使事主入息不夠借取按揭,但代理疑教唆事主製造假入息紀錄,並簽署協議一同借取高成數按揭買樓,究竟實情係點? 《胡‧說樓市》調查期間,更收到律師信,要求中止報道,究竟點解要傳媒噤聲? 這封律師信,又是由何人發出?
「Kennedy 38」在2021年尾開售,折後即供均價26,888元/呎,一個開放式單位要600多萬元入場。港島鐵路盤、加上又有細單位,某程度也符合收租客的口味。究竟租值又能否追上樓價?
不知道谷友們看了昨天「飛揚劈價」的報道沒有? 影片播出後谷友有不同反應,有的認為一期買家輸打贏要,亦有人認為發展商不近人情,姑勿論如何,我們最關注的,是應該製作一篇怎樣的報道。
「飛揚二期」早前劈價17%出售令市場譁然,亦令一期買家心驚膽跳,因為二期劈價,隨時影響一期建築期買家的按揭審批,最終有可能借唔足,究竟實際情況係點?
當一手供應創新高之時,樓價會否回落至小市民可負擔水平? 如果樓價未回落至可負擔水平,是否代表供應多與少,並非解決房屋問題的方法?
2023年邊個係現樓貨尾重貨區? 貨尾多如何影響樓價? 我們一文跟你解釋清楚。
油塘「朗譽」首批開出了128個單位,即供平均呎價17,938元,開放式單位折算414萬元,又能否抵銷了長樓花期的缺陷? 我們會透過一文剖析「朗譽」的特色,其景觀、交通等優劣,並就樓盤開則提供揀樓建議。
究竟家電原廠保養期完結,就算物業仍處於《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賦予的補修期,賣方需否負責呢? 我們會一文探討新盤家電常見問題。
如果新盤因發展商財困,項目被接管,以銀主盤形式出售,若業主買樓後,接管人不負責執修,應該怎麼辦?
一名購入康城站「Sea to Sky」谷友表示,由入伙以來主人房套廁一直沒有煤氣供應,對於維修問題,跟發展商爭持不下,歷時大半年都無煤氣用,究竟怎樣生活? 我們到現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