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恒基在西半山的「THE RICHMOND」上載樓書,這個以蚊型單位主打的項目,出奇地引起谷友們熱烈討論,何以一個200零呎單位仍建有「露台」及「工作平台」,而這部份面積卻竟要計入「實用面積」售予小業主,不是有點搵笨嗎?
上星期,恒基在西半山的「THE RICHMOND」上載樓書,這個以蚊型單位主打的項目,出奇地引起谷友們熱烈討論,何以一個200零呎單位仍建有「露台」及「工作平台」,而這部份面積卻竟要計入「實用面積」售予小業主,不是有點搵笨嗎?
政府經常說覓地難,要壓縮未來供地量,最直接方法就是壓縮市場需求,但如何將需求預算合理地壓縮?每年長策會更新的「需求預算」報告是關鍵之一。
政府今日公布長策會的《周年進度報告》,受林鄭月娥調整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至七三比所影響,年均私樓供應預測由去年的13,500伙,進一步下調至12,900伙,再創新低,相對2017年估算的18,000伙,減幅更為誇張......
區選結果迎來大家心情短暫興奮的一天,相信就算今日《胡.說樓市》跟大家討論負面新聞,也不會太掃興。自六月出現逆權運動,零售旅遊各層面開始受打擊,香港經濟也陷入技術性衰退,而政府剛公布的失業率也升至3.1%兩年新高,自然令人聯想對樓市有沒有影響?
新按保政策實施一個月,對市場的後遺症陸續浮現。其中一點,就是昨天評論文章所述,措施誘發更多採用發展商高成數按揭的買家......
樓市是否位高勢危,金管局慣於引用一個數字: 「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作為佐證。在九月中,金管局發布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中就指出,相關比率已由去年第四季的72%,攀升至今年第二季歷史高位75.5%。
大家批評財爺份預算案無驚喜,實情有個數字對後市好有啟示性,所指是「印花稅」。
運房局公布最新供應數字,未來三至四年潛在供應97000個。雖然按季輕微回落1000個單位,仍是統計中的第二高。97000個單位,究竟係一個乜野數字? 先俾兩個畫面大家參考下先。
運房局剛公布一手私樓供應數字,最大亮點是「潛在供應」數字見頂回落,由2017年第二季高位觸及98,000個單位,回落至最新93,000伙,跌幅逾半成,並創下七個季度新低,這是否反映發展商加快賣樓,令到可發售單位大幅回落呢? 背後就要拆解一下「潛在供應」這組數字。
政府推「娥六招」調控樓市,星期五將首度公布住宅供應數字。 但由於運房局僅總結2018年上半年供應量,所以單從「現樓貨尾」升跌,並未必能即時反映政策成效性,頂盡反映發展商在預知「空置稅」推出下,六月份有沒有加快清倉。要觀察政策的成效性,必須拉長一點看2018年下半年數據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