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政府全面撤辣激活樓市,但銀行審批按揭的步伐卻未配合,不單止息口從緊、回贈歸零,就連估價也從嚴。有谷友跟我們反映,樓花盤申請按揭時估價大幅滑落,銀行扭轉了以合約價作為按揭審批基準,令一批當日以高溢價接貨的樓花業主,隨著入伙死線步步迫近,出現大幅度估價不足的問題,不是面臨捧差價上會、就要撻訂離場的抉擇。我們《胡.說樓市》調查發現,有多達16個樓花項目,涉及高達8,284個單位,在未來半年會落成交樓,但在已售出單位中,有超過80%都選擇了建築期付款,上會危機一觸即發。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4】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4】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按揭保險費】深入分析四種保費計算方法、繳費形式注意事項! 【按揭利率】各大銀行優惠、回贈比較
樓花按揭危機有幾嚴重?
轉角市前,以超高溢價開售的樓花項目,當時市場都被一種聲音籠罩,就是「信我吧! 首批開售一定預留水位」,反而建議買家要注意溢價開售的聲音,卻反被指唱淡樓市「阻人搵食」,買家沒經深思熟慮便作入市決定,只要當時準業主沒有鎖定即供上會,而選擇建築期付款,來到轉角市後的今天才作抉擇,上會時會面對估價不足捧差價、或者侷撻訂的兩難困局。
我們《胡.說樓市》調查發現,未來半年由樓花變現樓的項目至少有16個、涉及單位8,284伙。剔除在簽臨約後便即時撻訂的26個單位,在這16個項目中,樓花期內售出單位高達5,492伙,銷售比率66%,售樓金額高達452億元。我們《胡.說樓市》編輯部也按照這16個入伙新盤,抽出它們的成交紀錄冊逐個統計,發現在已售出單位的5,492個單位中,竟有高達82%、相當於4,518個買家選擇了「建築期付款」,涉及總樓價358億元。
建期樓花按揭估價不足風險
高危1: 大型項目
未來半年內會落成的大盤,包括預計關鍵日期訂於今年9月尾、新地位於天水圍天榮站的「YOHO WEST」。這個項目在2023年尾開售,至五月底累計售出逾千個單位,佔全盤85%,吸金高達63億元,最近還進行加推。首批開價因較元朗站低一成,有市場人士吹捧有水位,連自己都飛撲入票的錦上路站「柏瓏I」及「柏瓏II」,也分別累售708個及665個,佔全盤99%及83%,吸金126億元,預計關鍵日期分別在今年10月及11月。翻查這三個項目售出單位中,有高達84%-97%都選擇了建築期付款。
表: 上會高危 (大盤)
YOHO WEST(1期) | 柏瓏I | 柏瓏II | |
全盤 | 1,393個 | 715個 | 805個 |
累售 | 1,189個 | 708個 | 665個 |
套現 | 63億元 | 66億元 | 60億元 |
建築期付款 | 1,152個 | 597個 | 559個 |
比例 | 97% | 84% | 84% |
高危2: 受二期劈價拖累
康城站「Park Seasons」劈價至14,000多元開售,毗鄰「凱柏峰」頓成炮灰,而這個項目的一期「凱柏峰I」的預計關鍵日期也在今年11月15日,一期累售465個單位中,高達70%、相當於324個業主選擇了「建築期付款」,當日發展商套現了39.8億元,但能否否順利收齊樓價尾數,還看有幾多建期業主履行上會責任。
高危3: 單幢細價樓
還有一些小型項目,例如由俊和發展、在旺角豉油街的「雋薈」在2021年聖誕節前開價,樓盤只屬主打蚊型則的單幢樓,全盤只有120個單位,但首批70個單位、折實均價24,179元,高出當時市價起碼20%以上,全盤售出111個單位,有高達86個單位,佔售出單位77%均選用「建築期付款」;以至萬科在深水埗的「連方I」也有36%業主選擇了建期。
凱柏峰 | 雋薈 | 連方I | |
全盤 | 592個 | 120個 | 158個 |
累售 | 465個 | 111個 | 83個 |
套現 | 39.8億元 | 4.8億元 | 5.77億元 |
建築期付款 | 324個 | 86個 | 30個 |
比例 | 70% | 77% | 36% |
為何全面撤辣後,銀行取態反而變得審慎?
樓價自高位回落20%
以往銀行在審批一手新盤按揭時,慣常以買賣合約價作為估價基礎,因為就算明知樓市回落估值要跌,但希望留著客戶作交义銷售,銀行也願意提供足額估值,總之「合約寫幾多、銀行估幾多」,但隨著發展商不理轉角市前高追入樓花的一期業主,在開售二期時照劈價推售,加上整體樓價自高位累計回20%以上之後,銀行在風險考慮下只能按市況來調整估價,部份遇上有枱底回佣物業還再打折扣。有按揭中介表示,銀行估價大幅低於合約價格近十年絕少發生,但近期卻相當普遍,平均較合約價估低了5%-15%之間。
我們《胡.說樓市》編輯部隨機抽出幾個即將上會的物業給銀行估價,職員先問及物業有否涉及枱底回贈,我們答沒有。之後,起初拒絕為樓花盤做估值,要簽臨約後才肯估。後來我們表示單位已經簽署臨約,才肯作估價,但也強調只是口頭初步估價。
當中高溢價開售的「雋薈」一個161呎的蚊型單位,業主在22年尾簽署臨約成交價450.5萬元,現在卻只估到419萬元,跌價7%。「Larchwood」一個位於低層J室、實用258呎,在開售時的合約價為528.2萬元,現在銀行只估到522.4萬元,則輕微跌價1%,所以就算可以借取高成數按揭,但估價滑落,怎樣都要捧差價。
Larchwood | SOYO | 皓日 | |
單位 | 低層J室 | 中層E室 | 中層H室 |
面積 | 258呎 | 161呎 | 327呎 |
成交價 | 528.2萬元 | 450.5萬元 | 749.8萬元 |
銀行估價 | 522.4萬元 | 419萬元 | 749.8萬元 |
幅度 | -1% | -7% | 不變 |
銀行資金成本壓力重
過往遇上金融危機時,銀行才會落雨收遮,但政府全面撤辣後激活樓市,但銀行卻一反常態變得審慎,原因就一也跟資金成本壓力有關。現時銀行同業資金拆借成本高達4.5厘,遠高於樓按水平4.125厘達一年時間之多,直接削弱了按揭生意吸引力。既然政府放寬按揭成數及暫緩壓力測試,等於將風險轉嫁至銀行體系,銀行為求自保也唯為透過不同手段來篩選客戶,包括把回贈金額歸零、或者把高風險的物業及客人,如村屋、唐樓等,透過削減估價來令客人知難而退。
政策介入扭曲樓市後遺症
以前準買家一窩蜂選擇「建築期付款」,是因為可以釋出更多時間。升格換樓買家,可利用樓花期空檔沽售舊居套現,藉以籌集資金上會,且當時仍受制於「先買後賣」預繳辣稅問題,但買新樓退稅日期卻可把退稅期推遲至新樓入伙起一年計;對於租樓住的準買家來說,比起買二手樓更有望做到無縫交接,而不用搵樓搬。
對投資者來說,購入長樓花期有利抵銷大部份額外印花稅禁售期,因為其禁售期由簽臨約一刻計起;加上發展商刻意拉近建築期與即供的折扣,也誘使不少準業主投向建築期付款。而且,當時新按保並未覆蓋至樓花項目,故有高成數按揭需求的業主,就算即供提供折扣額較高,也只能侷揀建期等現樓落成再申請按揭,最終被迫參與跟發展商對賭樓市升跌的遊戲。說到底,都是一連串政策介入扭曲樓市所帶來的後遺症。
估價不足上會困難,有什麼解決辦法?
捧差價上會 VS 取消交易追收差價
入伙新盤估價不足,準業主除了要補差價上會外,眼前第二條路只能跟發展商協商取消交易,但以個人名義入市的買家,有可能有被追收重售差價的風險。在簽署轉讓契約日未能找清餘款,發展商有權向準買家先追收利息,並在發出通知後21天內依然未能找清餘款,則發展商可以取消交易,並向買家追討自終止合約起六個月內重售後的差價。
金管局於2024年6月14日下午4時公布救亡措施
2002年,按證公司曾推出「負資產按揭保險計劃」來協助因跌價未能轉按的負資產個案,當時業主可以在支付保費的前提下,獲取高達貸款額90-140%的按揭保險計劃,透過保險計劃來保足跌價部份,令資不抵債的業主能由高息轉低息。如今新盤因銀行估值滑落迫在眉睫,政府可採取類近措施來協助小市民渡過難關。我們曾向金管局查詢,2024年6月7日回覆指銀行在審批新造按揭時,一向會以物業成交價或最新估值的較低者計算可提供最高貸款金額。由於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在接近收樓時才需要申請按揭貸款,物業估值可能會因為市場環境轉變而有所調整。金管局會繼續監察物業市場環境的變化,在有需要時採取合適措施。
我們亦曾向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查詢,2024年6月7日回覆指公司去年7月作出修訂,進一步協助市民置業自用,相信亦可為部份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至於2002年中推出的「負資產按揭保險試驗計劃」不適用於新購買物業,並已於2003年4月結束。公司會在現行按保計劃致力為置業人士提供協助,並繼續密切留意物業市場情況。
不過,金管局及按證公司於2024年6月14日下午4時公布,即使是2024年2月28日前簽訂臨約購買樓花的建期買家,今日起可適用於2024年2月28日後實施的放寬按揭措施,簡單而言,即是三大招: 1) 免壓測;2)不借按保下,最高借70%按揭;3) 樓花期可申請新按保。換言之,上述受影響的建期買家,可被釋放部分貸款上限,不過要注意的是,金管局回覆指,銀行及按證公司審批申請時,依然會參考目前市況訂出物業估價,所以新指引並不等於要按樓花合約價批出貸款,換言之,估價不足的情況依舊繼續。
由於2023月9月22日前簽訂臨約的樓花,原本新按保不接受樓花申請,導致大批買家選用建築期付款,即使金管局出新招救亡,他們已錯過了最佳的上會時機。
上會危機引發的連鎖效應
市場氣氛更疲弱
上會危機繼續發酵,長遠只會造成更大計時炸彈。因為自從政府全面撤辣後,一手全新盤不惜劈價20-30%開售起,雖然一度引發出不少購買力,令人形容本港樓市已見底,但實情全新盤劈價所帶來的後遺症,在近期已慢慢浮現出來。除了一手樓劈價至低於二手,令二手市場無以為繼;層層遞進還拖累到一手貨尾盤要去貨,定必落價20-30%跟全新盤睇齊,先觸發了今次估價不足的上會危機。
發展商資金回籠減慢
除了入伙新盤,我們還收到當年選用「先住後付」白吃白住plan的谷友,上會時申請按揭遇到很大問題;也有新盤售樓部職員跟我們說,大型項目收樓派出幾百封信,但前來收樓業主卻寥寥可數,也因為未能處理按揭問題有關。其實火燒連環船,這也波及發展商及其他各行各業。以即將入伙的8,200個單位為例,雖然發展商已售出5,400多伙,鎖定452億元的巨額售樓收益,但實情大部份買家只支付少量首期,餘額均於入伙時才找清,需等待準買家上會後才有真正資金回籠。準業主撻訂,縱然發展商有條件追差價,但短期內入帳的售樓金額也會大縮水。
提前透支換樓購買力
上會困難要取消交易的買家,除了把辛苦儲了多年的首期泡湯,上車客未必再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入市;有能力捧差價上會的,則因物業跌價而較難像以往般透過資產升值來幫助換樓。全面撤辣後發動一場短時間的價格戰,卻令發展商提前消耗未來換樓購買力,除非能找到有其他客源來填補,否則長遠來說,售樓也會舉步為艱。
樓花估價不足個案
個案1: 皓日
- 全盤: 294個
- 累售: 127個
- 選擇建築期供款: 93個
位於九龍灣淘大花園旁的「皓日」,由恒隆地產發展。轉角市前,發展商以高於同區近30%的姿態,以平均呎價21,500元開售100個單位。有買家選擇了建期付款,簽臨約後支付半成首期,之後再加訂,餘額在入伙時才找清。「皓日」預計關鍵日期原定在去年10月,但後來發展商把預計關鍵日期延後至今年的1月26日。有買家在去年第三季開始處理按揭事宜,起初銀行都估足價,但因「皓日」屬舊契樓,交樓日期在關鍵日期後的六個月,也就今年7月26日前,就令去年銀行批出的估值有可能失效,他也擔心重估後估值會變成估價不足。
截稿前「皓日」剛發出了收樓信,表示要在今年6月28日完成交易,所以陳先生的估值得以保留。不過選擇建期付款的買家卻要面對估價下滑的風險。「皓日」全盤共294個單位,迄今累售出127個單位,當中有93名買家都選擇了建築期付款,有可能都未入伙前已淪為負資產。
個案2: Larchwood
- 全盤: 187個
- 累售: 112個
- 選擇建築期供款: 108個
因為發展商延誤交樓,影響到本身購入長樓花物業的業主,並不單止「皓日」一個。由小型發展商宏安發展、位於大角咀的「Larchwood」,原本預計關鍵日期在今年4月30日,怎料就在預計關鍵日期前的十天,有業主跟我們說,樓盤突然發生火警,最終樓盤的認可人士把預計關鍵日期延至7月30日,一樣影響到選用建期業主。
「Larchwood」在2022年8月開售,當時首批均價突破20,000元呎,樓盤共187個單位,累計售出112個單位,當中有108個買家、相當於售出單位96%都選用建築期付款,較「皓日」選用建期比例還要高,但正因為延期交樓,卻令原本鎖定的物業估值,因重估後而進一步跌價。
個案3: KOKO MARE
- 全盤: 444個
- 累售: 247個
- 選擇建築期供款: 138個
亦有谷友跟我們說,去年以900多萬元會德豐在藍田的「KOKO MARE」,今年三月尾,開始處理按揭事宜,本身找了三間銀行包括中銀、花旗及東亞,由於當時三間銀行都估足價,但因花旗提供回贈金額最高,最終鎖定花旗銀行。怎料當他拍扳選擇這個銀行後,職員的最後答覆卻是估價不足,估價跌至850萬元。但他發現,原來這跟他申請按揭保險有關,因為當銀行完成審批後,再遞交按證公司作高成數審批時,按證公司會再做一次估值,碰巧把估值調低,故他也受到影響。「KOKO MARE」累計售出247伙,當中有56%買家都選用了建築期付款。
如果你有按揭申請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查詢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自《胡‧說樓市》專頁開通以來,我們不時收到谷友來訊查詢不同置業疑難,當中按揭是最常遇見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連同網上一站式樓按比較平台「ROOTS上會」找來獨家按揭優惠!《胡‧說樓市》谷友將尊享AI按揭評估,輸入所須資料後,可得悉自己的可負擔樓價,提升上會機率,而透過指定連結成功申請按揭,包括新盤、二手樓、村屋、新居屋、綠置居等,都有機會獲取最高$7,000的禮券獎賞,無論新按揭申請、轉按、加按都適用!
申請與領獎詳情,請按以下連結跳往: